兩岸當代文學選讀

課程介紹

兩岸當代文學選讀 / 朱雅琪老師

波特萊爾說:「現代性是倏忽、瞬間與偶然,它是藝術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恆與不朽。」

自從1949年以來,海峽兩岸雖各自發展了具有特色的當代文學,但皆受到西方現代主義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因而現代主義文學可說是整體兩岸當代文學發展中,最值得關注的現象,乃是現代性在文學領域的最具體表現。為使課程更具系統與重點,因此本課程擬以兩岸現代主義文學作為研討之內容,期盼能循序引導同學認識兩岸現代主義文學的藝術特色與精神,並培養同學進一步自行深度閱讀及創作的基礎。

也許你想看看

朱雅琪老師其他課程

大陸當代文學選讀

課程介紹

大陸當代文學選讀 / 朱雅琪老師

莫言說:「夢境與雜種就是好文學。」

殘雪說:「當所有的雪都融化了,拒絕融化的殘雪是我。」

這些大陸當代的文學大家是否吸引了你呢?

本課程藉由大陸當代文學史脈絡的講述和文學作品的賞析,使同學對大陸當代文學的發展和特色有較全面與深入的認識,進而提升對大陸文學閱讀的興趣和文學作品評析的能力。本課程以大陸當代文學潮流為綱,選讀具代表性作家的作品──範圍包括大陸當代的小說、新詩、散文及戲劇。

也許你想看看

朱雅琪老師其他課程

文藝美學

課程介紹

文藝美學 / 朱雅琪老師

Photo by Dids on Pexels.com

美學大師朱光潛說:「慢慢走,欣賞啊 !」就是希望人生能藝術化,而人生藝術化最重要的關鍵,其認為在於能否用美感的態度來看待事物。

本課程希望透過理論的研討與實例的分析,一方面讓同學明瞭文藝的美學本質;

另一方面則希望提供同學文藝創作能力的源泉。而最終則希望能培養同學看待事物的美感態度,進而擁有藝術化的人生。

也許你想看看

朱雅琪老師其他課程

詩選及習作

課程介紹

詩選及習作 / 黃同弘老師

詩創作教學如何可能? 近三十年前的草山,阿翁領學生精讀文本、點化頑石,開啟創作的契機。從《世紀末》、《圖騰》、《瘟疫》、《磨坊》到《自閉兒》,同仁刊物裡,新一代的創作者發現彼此,在紙上展演他們最初的嘗試。華岡詩社成為固定的共讀場域、發表沙龍,詩在如此環境裡長了出來。建立在過往實作經驗上,本課程以課堂共讀、創作練習、作品討論與刊物編輯四種實務課程組合而成,零敲碎打、步步推進、交互激蕩,復興文藝組的創作學風,摸索未來世代的詩行動可能性。

也許你想看看

散文選及習作

課程介紹:

散文選及習作

對「古典散文」的印象是什麼呢?

作者 + 題解 + 註釋 + 背誦 = 同學 ZZZZZZ

還是  老師 口講指畫(喃喃自語) + 對著黑板猛寫 + ……

本課程是從「先秦散文」、「唐宋古文」至「晚明小品」,以「精讀」方式探究凝鍊散文背後的深意與技法,希望在感性與理性的交互作用下,能擷取古典散文的馨香帶帶入心、眼下的筆端;再透過小組研討,以三大報「副刊」為主軸,檢視現代散文的形式結構、內容風格,進一步積累自身品鑑賞析的功力。

也許你想看看:

李李老師其他課程

古典小說選讀

課程介紹:

古典小說選讀

從忠肝義膽的豪俠、翻攪江湖的英雄、變化萬端的神魔,到糾結於愛慾情仇的男男女女——「古典小說」帶大家遊走古今,解析文本與人我。

課程先概論中國古典小說發展概況,再透過賞析唐傳奇、宋元話本、「三言二拍一型」及明清章回小說等不同類型的作品,來對古典小說有較全面的認識;文言、白話並濟,尚趣味,重討論,攜手徜徉於古典小說的堂奧。

也許你想看看:

李李老師其他課程

文學批評

課程介紹:

文學批評 / 嚴紀華老師

\

四年級的必修課程。文學理論與文學作品的終極結合與燃燒。

羅蘭.巴特曾說:「只有戀人不在場的時候,才有情書的出現。」(《戀人絮語》)

不論把文本視為一種模型,抑或是一件成品,本課程基於文學傳統的再出發,著重中西文學理論的互相參照比較,融合著讀與解,重新構築知識秩序的試驗台。

在「開展—總結—開展」的文藝生產過程中,再度召喚閱讀的幸褔指數與失落情懷,體驗作品如何向每一個人暗示了不同的意義。

也許你想看看⋯⋯

嚴紀華老師其他課程

現代文學導讀

課程介紹

現代文學導讀

聚焦於現當代中外短篇小說的賞閱展讀,觸動你的感覺,或者是沉醉,或者是恍惚;流動你的心情,或者是惆悵或者是欣喜……

課程圍繞著小說結構要素作為貫串的主軸,經由時代背景、寫作風格探討作家創意思維,掌握文藝思潮。課堂活動試圖透過重組方式拓展拼合、重寫的可能,或進行情節的顛覆,或穿越時空與之對話。期待同學們透過「解析重構」方式共同認識文本,以親身參與實踐,擴大學習的趣味性,邁出文藝創作的第一步。

也許你想看看⋯⋯

嚴紀華老師其他課程

兒童文學教學與創作

課程介紹:

兒童文學創作與教學

常常在長大了以後,我們忘了夢的顏色:
除非有彼得潘一直在我們身邊,提醒我們要回到夢幻島1—-
儘管那裡有虎克船長、有可怕的鱷魚,但是也有小精靈與夥伴們和我們一起面對考驗。
兒童的世界與大人的世界幾乎是摩肩接踵般的貼合著;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能回到那個充滿無限可能的地方。
在創作的領域裡,要區隔開兒童文學與一般文學作品,有時只是表達載體的差異:文字旁有沒有注音符號。於是,擁有老靈魂的兒童看著小王子2會感到無限美好;而忘記了彼得潘的成人卻往往會再看到那朵玫瑰凋零的時候才想起夢幻島。於是,我們不但要搭建起連結夢幻島與這個世界的橋樑;還要挖掘更多的星球,並與之溝通⋯⋯


更或許,你我就是那隻不離不棄的狐狸,穿梭在每個兒童與成人之間⋯⋯

1.《小王子》(法語:Le Petit Prince、英語:The Little Prince),是法國貴族作家、詩人、飛行員先驅安托萬·德·聖修伯里創作的最著名的小說
2.彼得潘(Peter Pan)是蘇格蘭小說家及劇作家詹姆士·馬修·巴里筆下的虛構人物,彼得潘是遺失男孩(Lost Boys)的首領,在夢幻島冒險,其中遇到了小仙子、海盜、人魚及美國原住民,偶爾也會遇到從夢幻島以外的世界來的普通小孩,像是溫蒂·達林

也許你想看看⋯⋯

馮翠珍老師其他課程

寫作實務

課程介紹:

寫作實務 / 何致和老師

本課程乃針對文藝創作組同學,或對小說創作有興趣之外系學生所設計。透過創作理論研究與每周實務寫作練習,建立修課同學小說人物、對白、場景與觀點等基本敘事技巧,培養深度分析鑑賞小說目光,希望每位選修同學在期末都至少能完成一篇具有創意和文藝性的短篇小說。

也許你也想看看⋯⋯

何致和老師的其他課程